《有光就有希望 向前走就會有路》
日前邀「#禎祥教育基金會」李志勳董事長及「#臺灣偏鄉兒童教育基金會」羅繼志執行長,至國家圖書館「#詩篇咖啡廳」,洽談偏鄉兒童「開心閱讀,快樂表達」推廣計畫。
會後,羅執行長傳了一張相片給我,並寫上「有光就會有希望」、「向前走就會有路」的詞語。
仔細端詳照片的場景,竟是中正紀念堂捷運站往國圖的出口廊道。「尋常一樣穿廊道,審美趣味各不同」,最近兩、三個月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廊道,卻未有此體會。
不覺想起豫珍的畫作《審美距離》(油彩.麻布 20P)創作理念中,引用德國費歇爾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布洛說的:「距離本身能夠美化一切。」「距離是美感的一種顯著特徵,審美主體在審美時要與實用的功利主義保持一定的距離,才易於產生美感。」
「近廟欺神」,每天經過,只為匆匆趕往國圖研究室撰寫《藝術法》專著,卻忽略了身旁各種令人愉悅的景緻。